題目:「我要成為哪樣的人」(國中基測語文表達題目─測試題)980201
說明:每一個人對自己會有些期望,希望自己像德雷莎修女一樣悲天憫人,希望自己像顏回一樣好學深思,希望自己像諸葛亮一樣足智多謀,希望自己像比爾蓋茲有創意又多金。你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,請寫出對自己的期望,並說明原因。
文題判讀:
一、題目:「我要成為哪樣的人」,「我」是主語,「成為哪樣的人」,是「關鍵句」,「哪樣的人」是文章的眼睛。以最嚴格的尺度來看:「哪一個典型人物,是我最嚮往的對象」,是最精準的判讀。
二、整體來說:從寬來講,「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」、「我想要成為哪一種人」可以成立;從嚴來說,「我最想期望像哪一個人」,比較切題。只要你寫得好,寬也好嚴也罷,大致來說,都是可以放手寫去的。
三、由於「說明」欄中的引導文字,很具體的列舉出古今中外的典型人物,所以,有一個心目中仰慕或效法的對象,來做為追求與期望的例證,是最安全的審題。可是,如果不從人物做為焦點,改以他所代表的典型形象做為寫作的核心,當然也是不會離題的。就文體的判讀而言,記敘與說明兩種文體的結合,是比較合適的安排。
四、本題如果打算以「人」為例,那麼人物的選擇就變得很重要,所選取的人物偶像,你必定要有全面性的了解,才能有既深且廣的發揮,你的「期望」才能扣緊,也才會鮮明的表述清楚。政治家、文學家、藝術家或哲學家,比較容易贏得青睞。
五、如果打算以崇高的理想形象進行構思,可以闡述自己的核心價值,以及對於未來人生的自我形塑出發,以敘說自己理想人格的追求,做為思考的中心。例如:以「悲憫關懷的宗教家」、「為人民謀幸福的政治家」、「追求榮譽的軍事家」、「遏惡鋤奸的司法巨人」、「冒險犯難的英雄」、「知足常樂的文人」、「滿腹韜略的謀士」……
六、第三種選擇是兼顧到「人物」和「形象」,這樣寫比較周延,扣合題目「我要成為哪樣的人」,也會又具體又深入。但是要注意,在敘說和記事之間要取得平衡,因此,對於所仰慕的人物,記載要鮮明扼要,不要拖泥帶水;闡述自己的主張,也要簡潔扼要又不失明朗。不要寫得又臭又長,反而造成鬆散、拉雜,那就適得其反了。
寫作策略:
一、從引導文字中的例子可以得知,原命題所列舉的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,有聖人、賢人、偉人、大企業家。所以,如果你打算從這些古今中外的典範人物去雕塑未來的自己,那麼這些偶像比比皆是。進行選材的第一步,你一定要先確定大範圍,諸如:政治家、文學家、藝術家、宗教家、企業家、思想家、韜略家、運動家、軍事家、……;第二步再從古今中外自己心儀的對象,來跟主題做緊密而適當的連結。選擇這個對象搭配入題,對他具體的德行或義行,你一定要很熟悉,這樣寫起來才會真切動人。寫作的重點,可以放在這些典範「人物」的歌頌。
二、如果你想把焦點擺在「悲天憫人」、「深思好學」、「足智多謀」、「創意多金」……。決定從典範人物的「形象」「德行」入手,那麼敘說你所選定的形象內涵,是闡述自己想成為哪樣人的要點,關鍵要擺在對這種「形象價值」的肯定與追求,要說得頭頭是道。以夾敘夾說的筆調來寫,比較適當。內容上你還可以有更多的選擇。比如說:「有為有守」、「民胞物與」、「希聖希賢」、「知所進退」、「謙沖為懷」、「自然無為」、「縱橫捭闔」、「為民喉舌」、「懸壺濟世」、「領袖群倫」、「公正嚴明」、「慈悲度人」、「允恭克讓」、「胸懷天下」……。
三、第三種選擇──就是完全從從引導文字中考量:這種選擇可以說是前兩項的綜合組合,照理說是最得體的選擇,可是卻是學生最不容易寫得精采的一種。失敗的原因是:大部份同學會「兩邊」都隨便說一說,不痛不癢,寫得不深刻,想要寫得好,第一要精準,第二要貼切,第三要情理合宜,第四要不卑不亢。同樣的,以說明欄四個例子為基礎,你可以海闊天空有很多的選擇,新穎而不落俗套,是比較好的考慮。例如:政治人物──「張良的功成不居」、「伯夷叔齊的讓國」;大文豪──「蘇東坡的放曠豁達」、「李白的浪漫瀟灑」;經營之神──「王永慶的勤儉管理」;小巨人──「周大觀的生命情懷」……。
四、你也可以跳出這個框框,單純的以尊貴的個人化理想,從雕塑自己入手。例如:「快樂的田庄兄哥」、「與海為家的討海人」、「知足的平凡百姓」、「擁有十萬大軍的養鴨人家」、「自由自在的計程車司機」、「悠閒自得的牧場主人」、「人見人愛的幽默先生」、「雲遊四海的旅行家」、「行吟名山大川的詩人」、「自由創作的音樂人」、「傳播福音的牧師(神父)」、「簡樸度日的公務人員」、「翱翔天際的飛官」、「與黑板為伍的老師」、「舞臺上出神入化的演員」……。
五、不管你打算以什麼手法來經營這篇文章,都可以善用演繹法與歸納法,讓文章合情合理。以闡述一種「德行」為重心,你可以列舉很多同質性高的人物進行「類比」,發揮你理想人生的規劃;或者把很多事功相接近的人物歸納起來,建構出你最嚮往的一種典型形象,讓「我的期望」做到具體化、形象化。
六、文章一開頭,你可以立即點出全文的重心──我期望成為哪樣的人,然後敘說這一類人的形象、特質、價值,接著轉說自己的志趣與人生追求,再就兩者做合理自然的綰合,「我要成為哪樣的人」,就有了鮮明完整的形象。你也可以以說理開端,對所嚮往的人物形象與價值先作總說,次段以後再詳實記述「人物」或闡述「人物的德行」,接著以「我」與「典型對象」並說,最後以自己心儀的對象或德行作結,從契合到效法,為全文做完美的結束,也是個不錯的布局。
佳作分享
我要成為哪樣的人
我要成為快樂的人。
快樂不是擁有很多,而是計較很少。快樂的人,便是擁有一顆樂觀的心。當你笑,全世界都會跟著你笑;當你哭,一個人只能躲在角落自己哭。不要把明天的烏雲拿來遮住今天的陽光,永遠樂觀思考,仰望碧藍晴天,以微笑面對荊棘,就會有快樂好心情。用心去體會生活,覓一輛通往歡樂的列車,握一把開啟幸福的鑰匙,處處都是快樂。瞧!蓊鬱的森林,清澈的溪流,浩瀚的書海,晶瑩剔透的露珠,堅韌昂然的小草,溫暖橘紅的夕陽,在山巔,在水湄,在眼裡,在心底……快樂在輕搖召喚著。以樂觀為帆,信心為羅盤,我想要航向快樂的島嶼。
我要成為靜觀的人。
站在白練飛瀑邊,傾聽流水的笑聲;立在繁忙的路旁,聆聽風兒對白晝的頌音;淺嚐花的芬芳,與鳥兒展翅同飛;腳下的葉兒拍拍訴說著詩意正濃,自在的雲兒哼唱著寫意的喜悅。這天地萬物,只要靜觀,便能自得。卡萊爾說:「語言屬於時間,靜默屬於永恆。」在寧靜中沉思默想,讓雜遝的喧囂遠遠拋在澄靜的內心之外,和自己或知己好友,默默相對,無聲也勝似有聲。佇立山涯,聆聽大海肆無忌憚的低吟高唱;躺在田野,感受小草堅韌茁壯的生命力;落日餘暉灑在稻穗上,閃起黃澄澄的稻浪,敞開心眼靜靜享受這大自然的靈動。瞧!曠野的玫瑰以驕傲的花蕊,迎接旱季的雨水;空谷的幽蘭以飄逸的身姿,劃破寂靜的天幕;淤泥中的荷花以不俗的氣質,亭亭於炙熱的盛暑。天地有大美卻沉靜不言,我要以澄淨的心,靜靜觀賞這燦爛如花的美景。
我要成為奉獻的人。
「果實的奉獻是珍貴的,花的奉獻是甜美的,而我只想做卑微的樹葉,奉獻一方綠蔭。」一直很喜歡泰戈爾的詩句,它讓我想起張曉風的行道樹:「神聖的事業總是痛苦的,但也唯有這種痛苦,能將深度給予我們。」人生的漫漫道路或許並不清朗,但這一路必須走得瀟灑,走得坦蕩,行至盡頭的彼岸,能無愧的說走得值得,我已不虛此行。我期許自己,做個手心向下的人,而不是一個手心向上的人。我願意是清道夫,默默的在充滿惺忪睡意的街道上,清理每一個為逞一時之快而隨手拋下的錯誤;我願意成為那顫抖於樹梢上卑微的樹葉,奉獻那一方綠蔭。
小仲馬曾說:「人生真美好,看你戴什麼眼鏡去看。」心之所向,決定我們目之所見。人生長河因為快樂而洋溢歡欣,因為靜觀而飄盪溫馨,因為奉獻而盈滿真情,舞動出人生的活力與動力。我要成為快樂的人,手握著微笑的金鑰;我要成為靜觀的人,讓山水徜徉胸壑之中;我要成為奉獻的人,讓生命情調更加豐美。
林老師說:
本文以說理成文,以概括性的總體論說,從「心」起航,分成三路──「快樂的人」、「靜觀的人」、「奉獻的人」建構成「我要成為哪樣的人」,內容精闢,嚴謹雅潔,文字高妙,修辭卓絕,是本篇成功的關鍵。
值得推崇之處:
一、全文以三個獨立的脈絡,分別形成一個完整的片段。以三個角度組合成自己人格形象的期望,「快樂」、「靜觀」、「奉獻」,看似不相干,做一個全人來說,卻又不相違逆。大體來說,都是健康光明的正向論述,嚴整中有翻騰的句勢,推闡中有亮麗的華采。
二、第一部份以「成為快樂的人」為主題,「快樂不是擁有很多,而是計較很少。」一落筆就新人耳目!前半以詮釋快樂的特質行文,後半以輕快的筆調,暗示自己用心追求快樂的心情,處處洋溢著快樂的氛圍。
三、第二部份以「成為靜觀的人」為主題,營造擁抱大自然的摯愛,天地美景任我翱遊,尺寸千里盡收眼底;投入大自然,靜觀皆我所有,享受大自然,陶醉但存我心。以一顆澄靜的心,靜觀這個美妙世界。將唯美的心,釋放在一切萬有之上,是這一部份最大的企圖。文情表現出來的胸襟視野十分可觀。
四、第三部份以「成為奉獻的人」為主題,以人生的奉獻做為卓越的基礎。文章中沒有在有形的聖賢道路上刻意渲染,卻又標榜出「走得坦蕩,走得瀟灑」、「做一個手心向下的人,不做一個手心向上的人」的高貴情操,寄寓平凡中也可以偉大,可能是想「成為奉獻的人」,內在最有強度的力量。
五、最末一段以「心」看「人生的美好」做總說,再簡要統括三個焦點,將這篇文章做完美的結束。文字善用排比堆疊,擲地有聲,毫不含糊。
建議改善之處:
第三段一起筆就連用兩個言例,銜接不太自然。前半部有些凌亂,末了又硬拉出「清道夫」為喻,來詮釋「成為奉獻的人」,整個段落說理紛冗,文路有雜亂之虞。
1 則留言:
爛
張貼留言